雕刻文化

首页 > 关于我们 > 雕刻文化

徽州竹刻简史

洪建华

一、溯源
    竹制品是生活中最常用的物品之一,最初的刻竹是为了记事,远在甲骨文之前。据考古学发现和古代文献记载,远古时期,当北方的先民在兽骨上刻写符号记事之前,南方的先民已在竹子上雕刻记事了。今天可。古人广泛地使用竹制生产工具和日常用品,使竹刻艺术得以产生和发展,所以说竹刻艺术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初始的洪荒时代。

    江苏常州新石器早期竹制箭头——“簇”的出土,表明我们的祖先早在一万年前,就已经掌握了竹材的原始加工技术。“簇”用长形竹片制成,长22厘米,宽3厘米,雕成一端矢圆,一端平齐,有打磨精巧的两个圆孔。
 
    西周时,君臣朝会时,手中要持“笏”,用于记事。“凡有指画于君前,用笏。造受命于君前,则书于笏。”(汉•戴圣《礼仪•玉藻》)这种笏,最早就是用竹子做成的,上面还有一些雕刻的纹饰。

    东晋书法家王献之有一只用斑竹制的笔筒,称之“裘钟”,虽然上面没有雕饰,但说明早在晋代就已经出现用竹子制作的笔筒了。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便普遍使用竹制的用具了,在竹器上镌刻图纹和文字也渐渐风行。当时盛行漆器,漆器的内胎,有的就是用竹子制作的。1971年,在湖南江陵拍马山第19号战国墓出土了一件古代的盛酒器 ——“竹卮”,雕刻有三只兽蹄足,造型奇诡精美。这件埋藏了两千多年的艺术品,依然闪耀着远古夺目的异彩。

    50年代在甘肃武威汉墓出土了两支笔。一支笔的杆上刻有“白马作”,另一支刻有“史虎作”。均为雕工精细的隶书阴刻,这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早的竹刻阴文。

    迄今见到的最早刻有浮雕图纹的竹艺,是湖南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西汉浮雕龙纹漆竹勺,长65厘米,内胎为竹子所制,表面为黑红两色漆,浮雕一条占勺柄的三分之一的黑龙,生动古朴,流畅的线条传达出一种远古的生命气息。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佛道盛世行的时代。文献所载,六朝齐高帝(公元479年——482年)赐给隐士明僧绍的一件竹根如意,称“如意笋箨寇”(《南齐书•明僧绍传》)。

唐宋竹刻艺术的形成

    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促进了手工艺品的制作日益精巧。正是在这个时期,竹制工艺的制作技艺走向了成熟,唐代的手工艺人掌握了竹刻工艺中浮雕、圆雕、线刻、毛刻、皮刻(留青)等丰富的技术方法。

    如今我们能见到的唐代竹刻实物,是70年代江西出土的唐代墓葬中的竹俑,造形生动,刀法粗犷,用黑线勾画衣纹,表现了沉雄、奔放、古拙的盛唐气韵。

    日本奈良东大寺的正仓院博物馆,现在保存着我国唐代传去的8支唐代乐器“尺八”,其中一支用三节竹子制成,长43.6厘米,管上端开口,管身前面五孔后面一孔。在竹筠上运用“留青”浮雕、细刻等技法通体雕刻花纹和仕女。

    相传,唐代还有一件雕刻精美的竹制笔管,山东德州刺史王琦家珍藏有一支毛笔,笔杆上刻有从军诗一首,迹如粉描,向明处方可细细辨之,“人马毛发,亭台远山,无不精绝……”(宋郭若虚《图画见闻记)

    在宋高帝时,安徽的吴唏庵、詹成技艺高超过人,所刻竹鸟笼“四面皆花板,竹片上刻成宫室、人物、山水、花木、禽鸟、纤悉俱备,其细若缕,且玲珑活动”(元陶宗仪《辍耕录•卷五》)。詹成采用的极可能是镂空雕的技法,即透雕,并且能够“玲珑活动”, 求之二百余年无复此-人矣,真是达到了“工而不板、活而不佻、奇而不野、蕴而不弱”的精妙境界。

    唐宋两朝竹刻艺人积累了丰富的雕刻技法和经验,但尚未形成独立的艺术门类,传世的竹刻实物不多,知名刻工艺高名晦,见于文献记载的更是凤毛麟角。

明清时期的竹刻

    竹刻自明正德、嘉靖时形成专门艺术后,又可分为3个发展阶段,明代、清代前期和清代后期。 明、清两代是竹刻发展的黄金时期。竹刻艺术主要流行于我国南方的产竹地区,比如上海、南京、徽州、江苏、、四川!湖南等地。在明代正德、嘉靖时期形成了金陵(今南京)、嘉定(今属上海市)两大竹刻中心,而且行成了各种竹刻流派,名家辈出,空前繁荣。在明代,约从1520至1644年。这阶段江南各地刻竹名手大多集往上海嘉定和南京金陵两地,故后世评论按地域分嘉定派的朱氏浮雕、深浮雕、圆雕与金陵派濮仲谦的浅刻,张希黄的在留青。清代可分为清代前期和清代后期二个阶段,是竹雕刻法大备时期。清代竹人不再局限于嘉定和金陵两地,东南各省都有名工。竹刻技法,则趋向更加能表现书画之笔墨情趣的浅刻。

二、徽州竹刻

    徽州古称“新安”,在明清两朝的“徽商时代”是富庶繁荣的地区之一。徽州文化的发展,有一个坚实丰厚的经济基础,数百年来,造就了一批又一批文人学者、画坛巨匠和身怀绝技的工艺大师。徽州是人文兴盛、人才辈出的文化之邦,为我们留下数不清的文化遗产。新安画派闻名于世,徽派竹刻代表人物有吴元满,李希乔、张立夫、方洁和程文在等。(《民国歙县志人物•杂技》)明清两朝,徽州人处于流动、外向、发展的过程中,徽州人遍布大江南北。据文献记载,明末竹刻“嘉定四先生”徽州人占了两位,歙县李流芳,程嘉燧。就连嘉定派竹雕的创始人朱松邻追宗溯源也是徽州人,其“世本新安(即徽州),自宋建炎移居华亭,又六世而东徙,遂为嘉定人(《王世襄竹刻小言》)。清代,李希乔、方洁两位为名震金陵、嘉定的著名竹人,祖籍均在安徽歙县。清人施尧章《愚山文集》评其李希乔绝技几乎可超过濮仲谦。方洁年轻时“以其技遨游吴越间”,曾一度居住浙江黄岩,以艺会友,传为佳话。他的人物肖像竹雕,成就极高,曾有竹刻拓本传世,人争宝之。后成为金陵派代表人物。从以上数例说明徽州竹刻艺术是中国竹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明、清两朝竹雕盛行时期,竹刻艺术家父子相传、翁婿相继、师徒相授,继承和发扬了前人的技艺,到了民国帝制推翻和后来国家外忧内乱,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高深的艺术品转变到日用品的浮雕上,原来靠此为生者见前途渺小,更纷纷转业,使之艺术逐渐失传载到后来最能体现竹刻功力和技艺水平的深浮雕更是无人所刻,竹刻艺术一度濒临绝迹,解放后国内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得到提高,促使了各种传统工艺的发展。1954年徽派竹木雕传人汪叙伦带着侄子王金生在合肥美术工艺厂开发创作徽派竹木雕刻工艺品(王金生1927年出生从事徽派木雕刻技艺),之后汪叙伦还代表了徽派竹、木雕刻参加建国后的第一届全国群英会,受到朱德总司令的接见。自王世襄先生1980年(竹刻艺术)与1992年相继出版后国内翻一阵阵竹刻热,我们徽州竹刻也慢慢地得到了复兴,由1992年的十几人直到今天的几百人,促进了徽州竹刻的传承发展。
(作者单位:黄山市徽州洪建华竹刻研究中心)